題材股繼續(xù)活躍 大金融遭“倒春寒” A股市場進入震蕩磨底階段
時間:2022-03-22來源:未知 作者:acetouzi 點擊:
次
3月21日,A股全天以震蕩為主,大金融午后下挫一度拖累上證指數急跌至3223點,之后逐漸收復失地,紅盤報收。新冠特效藥、煤炭、農業(yè)、鋰電池等板塊全天強勢,而證券、保險、鐵路等跌幅居前。業(yè)內人士表示,市場熱點頻繁輪動,權重表現(xiàn)時好時壞,缺乏持續(xù)性,導致指數上漲乏力,近期市場可能仍處于磨底期,投資建議關注三個方向。
抗疫題材繼續(xù)走高
3月21日A股市場盤面,以新冠特效藥為代表的抗疫題材表現(xiàn)最佳。新冠特效藥指數漲約4.5%創(chuàng)新高,中國醫(yī)藥(行情600056,診股)高位橫盤一天后尾盤再度漲停,近14日攬下11板。同時,大市值特效藥公司也出現(xiàn)暴拉行情,復星醫(yī)藥(行情600196,診股)尾盤平盤快速封得漲停,眾生藥業(yè)(行情002317,診股)、精華制藥(行情002349,診股)均連續(xù)漲停。普洛藥業(yè)(行情000739,診股)、紅日藥業(yè)(行情300026,診股)、廣生堂(行情300436,診股)、華海藥業(yè)(行情600521,診股)等跟風大漲。
周末有關新能源車上游材料降價預期消息發(fā)酵,市場對行業(yè)因材料端漲價帶來需求減弱效應預期開始減弱,比亞迪(行情002594,診股)、寧德時代(行情300750,診股)等主流電池廠商早盤高開高走,但整體強度較差,午后悉數回落。寧德時代收盤漲1.86%,比亞迪盤中一度漲超6%,收盤漲4.64%。贛鋒鋰業(yè)(行情002460,診股)、鹽湖股份(行情000792,診股)、華友鈷業(yè)(行情603799,診股)等均上漲。
生物育種3月21日也表現(xiàn)不錯,指數漲約5%,豬產業(yè)漲3.7%。北大荒(行情600598,診股)、天邦股份(行情002124,診股)、得利斯(行情002330,診股)等漲停。煤炭開采指數漲超2%,中國神華(行情601088,診股)、陜西煤業(yè)(行情601225,診股)、兗礦能源(行情600188,診股)、中煤能源(行情601898,診股)、山西焦煤(行情000983,診股)普漲。而水泥、保險、證券、銀行等指數跌幅居前,均跌超1%。招商銀行(行情600036,診股)、杭州銀行(行情600926,診股)跌近3%。中信證券(行情600030,診股)、中國人壽(行情601628,診股)、中國平安(行情601318,診股)齊跌,東方財富(行情300059,診股)遭主力凈賣出超過15億元,收盤下跌3.62%。
總體來看,3月21日A股漲多跌少,日內超過3200股上漲,近140股漲停,賺錢效應較佳。上證指數收盤漲0.08%;創(chuàng)業(yè)板指漲0.46%;深證成指漲0.41%,兩市成交超過1萬億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北向資金午后加速離場,全天凈賣出84.19億元,其中滬股通凈賣出49.53億元,深股通凈賣出34.65億元。
投資建議關注三個方向
“市場熱點頻繁輪動,權重表現(xiàn)時好時壞,缺乏持續(xù)性,導致指數上漲乏力,難以有效帶動市場成交量,市場的反復導致資金難有持續(xù)關注,說明短線的反彈延續(xù)性可能不強。”源達投資顧問李向梅3月21日盤后分析表示,3023點之后的震蕩反彈仍在繼續(xù),但反彈力度逐漸轉弱,近三日幾乎是“靜止”狀態(tài),且成交量依次遞減,短期的反彈或將到達瓶頸期,有小級別轉弱的風險,關注當前震蕩區(qū)間3210點-3270點。
“放量突破說明短線反彈或將延續(xù),跌破則說明當下反彈走勢進一步轉弱,或有繼續(xù)回落甚至二次探底的風險,再加上近期北向資金的大幅賣出動作,說明增量資金仍在觀望當中,或把當下的反彈作為調倉換股的契機,我們也可以多看少動,借反彈調倉作為當下策略。”李向梅進一步分析稱。
“伴隨著外部走向區(qū)域緩和、美聯(lián)儲加息落地以及國內的金融為會議釋放出的政策底信號,在市場底、經濟底出現(xiàn)之前,我們可以不過分關注短線的得失,更多應該關注中長線的投資機會。”李向梅建議,對于穩(wěn)增長主線進行深入挖掘,如傳統(tǒng)基建、地產;新基建方向如助力經濟高質量轉型發(fā)展的風光儲、數字經濟、新能源車等,以及為穩(wěn)增長保駕護航的醫(yī)藥細分領域。
中金公司(行情601995,診股)判斷市場雖然短線仍有反復風險,但對A股后市表現(xiàn)已經不必過度悲觀,近期市場可能處于磨底期,成交量可能會有所萎縮,類似前期大幅下跌的階段可能已經結束。其建議投資者當前關注三個方向:1)政策發(fā)力潛在有支持的領域,包括基建等;2)2021年調整較多、估值不高、中長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費,自下而上擇股,包括醫(yī)藥等;3)制造成長板塊,包括新能源汽車、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,風險已有所釋放,轉機待海外“通脹”風險邊際緩解。